标签 原创发布 下的文章

2024年,恰逢契诃夫逝世120周年,南通艺术剧院话剧团奉献了一部精彩的原创话剧:《你好!契诃夫》。

话剧《你好!契诃夫》主要讲述了契诃夫在生命最后四年内的故事。从与克尼碧尔收敛又炙热的爱情,到文学创作上风格的改变,从与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挣扎与温柔,到对生命最后的感悟与和解,这部戏将一个深邃内敛,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契诃夫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。

话剧《你好!契诃夫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:

  1. 多样的手法。 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,这部戏的观剧体验可能是一个挑战,因为当中运用了大量现代的手法,包括穿插、打乱、双线、非线性叙事等等;同时,这部戏又有许多阅读性的文字内容,将表演和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。所以,对于不怎么熟悉契诃夫的观众来说,提前了解契诃夫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很有必要。
  2. 丰富的角色。 《你好!契诃夫》总共有47个角色,但实际上全剧只有16名演员。饰演契诃夫妻子克尼碧尔的演员,同时饰演《万尼亚舅舅》里的叶琳娜,也是剧中戏中戏里的女演员,饰演火车服务员的男演员,同时饰演萨哈林岛上的刽子手,也饰演给契科夫送信的邮差,等等等等。每一位演员在众多角色中交叉解读、理解和体验,演出时在幕间不断地更换发型、妆容和服装,这时候艺术角色比演员本身更深入人心。
  3. 道具和服装。 这部戏最有特点的道具是两面巨大、半透明的“屏风”,在现代光影艺术的加持下,它们不仅可以划分空间区域,还可以模拟现实场景,营造抽象的艺术氛围,也可以当做阅读文字的幕布。另外,本剧中角色的服装均是参照一百多年前俄罗斯服饰制作,样式丰富:有绅士严肃的,雍容华贵的,也有底层人民残破不堪的,并参照演出效果做了颜色和风格的调整。这样的道具和服装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体验。

契诃夫的人格魅力与影响力毋庸置疑,本文选取剧中部分台词作为结束:

契诃夫:你是谁?

女演员:我是一名演员。我是一个真正的演员。我演戏的时候,觉得自己兴奋、陶醉,我感到极大的快乐,觉得自己非常伟大,做我们这个职业的,不论是在舞台上演戏,或者是写作,获得的其实不是光荣,不是名声,而是……而是懂得!懂得要有耐心,懂得要背起十字架来,懂得要有信心。我有信心!所以我就不那么痛苦了,而每当我一想到我的使命,我就不再害怕生活了!

契诃夫:一想到我的使命,我就不再害怕生活了……

女演员:你呢?

契诃夫:我?

女演员:对啊!

契诃夫:我不知道。

女演员:不知道?

契诃夫:生命,就要完结了,可我却觉得我还没有生活过。

女演员:不对,不是这句台词。不对!不是这句台词!不对!不是这句台词!不是这句台词!不是这句台词!不对!(重复)

契诃夫ABCD:有一个聪明人,就有一千个复仇,有一句至理名言,就有一千句蠢话,少数服从多数,这是城市和农村进步迟缓的原因!当故乡禁锢你的时候,她是最惨酷无情的,必定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当你追求自由的时候,一定要懂得共情:统治阶级永远服务战争,没有战争就活不下去,没有战争他们就觉得无聊,闲散得不耐烦,直到他们生气。我们,难以狂猖,我们,还有很多日日夜夜,我们,要耐心接受即将到来的重重考验,我们,要工作到老死,最美好的词,就是死于工作现场,我们,这一生都勤劳的人,直到岁月终章,毫无怨言!

契诃夫:我们不能沉溺于生活,那样只会让自己坠入深渊,沉溺其中就是自欺欺人,当所有梦想都破灭了,才会真正明白希望的本质是什么。永远都要寻求快乐、朝气、好好地生活,而不是得过且过,不管人生有多么苦闷,不该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我们不能冷静地站在岸边观望,只有投身其中,我们才能真实地感受到生活的波动和潜力。当所有的幻想被现实打破,我们才真正地明白,什么是真实的希望,它不是空中楼阁,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,而是源于我们的坚定的信念,这种气概,让我在困境中不再失去信心。我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幻想,也不会畏惧未来的无常!我要做的,就是把握住现在,去活出最真实的自己!因为只有这样,我才能真正触碰生活的真谛,才能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!生活,不仅仅在于那些平静如水,风平浪静的日子,更在于那些充满挑战与未知的瞬间!用自己的身体,去感受风浪!

胖猫为什么自杀?

胖猫年仅21岁,他的恋爱有着很强的自恋元素,这种爱将谭竹视为自己的“一部分”。当自体意象的“另一部分”因为分手被斩断,那么就释放出大量暴力性愤怒指向之前所爱之人——谭竹,导致谋杀意念。但由于它又和爱的感觉产生冲突,因此愤怒只能转向自身。同时,分手导致的自尊丧失加重了无价值、“什么都不是”的恶性幻想,最终胖猫杀死了自己,同时他也用自杀的方式杀死了谭竹。

胖猫为什么会执着于付出?

胖猫将自己对爱的需求投射到了谭竹身上,对谭竹的付出本质上是希望得到相同的反馈。当谭竹表现出不满足,继续索取的时候,胖猫只会觉得自己做的不够,并继续加大投注,以期得到谭竹的肯定和自尊感的提升。

胖猫为什么会被谭竹吸引?

胖猫与家人缺少联系,甚至跳江前也未曾尝试寻找家人,这是因为他潜意识中存在对原生家庭的尚未接受的部分,换句话说,胖猫是分裂的,他的内心存在对自己无法接受的一部分。他的“自我”无法协调“本我”与“超我”的冲突,而谭竹人格结构中“超我”部分(即道德感等方面)存在空白,她的外在表现很容易吸引胖猫,因为这种看似强大“自我”的感觉正是胖猫所需要的。

胖猫与谭竹之间有爱情吗?

爱情的三要素包含“亲密、激情、承诺”,结合以上三点,加上谭竹声称自己是同性恋,还有他们对花店经营的规划,很明显看出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。

我们能从中反思到什么?

游戏代练、转账、花店、出租屋、女同等等这些字眼充满时代特征,注定这个话题可以探讨的远远不止上述几点。如今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,对青少年在“金钱观”、“爱情观”、“生死观”教育方面都有所欠缺,当我们已经知道结局再去反思,为时已晚。有时候我们明明也知道是家长或者上一辈的问题,往往却又无能为力。心理健康教育这种用爱发电的事业不能沦为形式主义,更不能成为互联网上吸引眼球宣扬错误观念的毒鸡汤。小到让一个人走出抑郁情绪,重拾笑容,大到拯救一个有自杀倾向的“胖猫”,我们需要走的路还很长。